2019-08-08 00:00:00 來源:中國化工網 點擊:4980 喜歡:0
自2018年以來,化工原料漲價信息不斷,尤其是2月份,國內外企業接連發布漲價通知。漲價力度通過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2018年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(PPI)數據即可得知。
數據顯示,PPI環比下降0.1%,同比上漲3.7%。其中,2月份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同比上漲6.1%。這一數字對于中下游企業來說可謂是觸目驚心。
本以為進入3月份,漲價潮該緩一緩了,沒想到從PA、PMMA到化纖、鈦白粉、顏填料助劑產品,幾乎無一例外都在上漲,無疑創下年內新高!
巴斯夫:MDI產品價格上漲
2018年4月1日起,將提高所有Luprnate MDI產品價格,提價幅度為0.1美元/磅,約合人民幣1393元/噸。
科萊恩:母料和含鈦白粉、炭黑等產品漲價
2018年4月1日起,其全系列母料和包含鈦白粉、聚合物、炭黑、顏料、染料和添加劑的復合產品的價格,將上調4%~7%。
國內多家企業:鈦白粉漲價
攀枝花鈦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:3月7日起,該公司旗下金紅石型鈦白粉內貿價格上調600元/噸,外貿價格上調100美元/噸,銳鈦型THA2000/鼎星鈦白粉PDA1000內貿價格上調600元/噸。
安徽超彩環保新材料科技:3月9日起,銳鈦型鈦白粉aPre-Avo1銷售基價上調600元/噸。
湖南創大玉兔化工有限公司:3月12日起,其生產的“玉兔”牌鈦白粉,在原價基礎上上調1000元/噸。
目前還只是個別原料及產品漲到停不下來,根據以往經驗,恐怕后期上下游都要“飛”起來!對于中下游企業來說,沒囤貨的永遠在騷動,囤了貨的總是有恃無恐!
化工行業之所以頻頻發生漲價潮,主要和原材料價格上漲、環保督查、不可抗力等原因有關。面對各化工巨頭的接連漲價,中下游企業無疑感受到了巨大壓力,部分較落后的企業甚至因為扛不住生產成本壓力而倒閉。后期,漲價潮或將引發倒閉潮。
從另一角度講,漲價潮也有利于市場出清。將中游污染嚴重、分散高耗能的小產能關停,可以提升環保過關、成本有優勢的優質產能的市場空間與議價能力,同時也倒逼下游沒有成本轉嫁能力的小企業退出市場。所以,中小企業們,能不能挺過這一關,就看你們的實力了。
上一篇:河南松香脂廠家
下一篇:河南乙二醇的相關知識總結